第(3/3)页 当皇太女奉行礼法以东宫之仪拜谒祖陵时,那些甚嚣尘上的反对就已是大浪淘沙后的少许遗存,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掀不起任何风浪。 就在这份平静中,刘玉耀的东宫之仪十分隆重,连重伤初愈的皇帝都不顾身体参加一系列于京中的典仪,但因不能见风太久与劳碌奔波,祖陵的郊祭刘煦却无法亲临,只得让卓思衡率领群臣,陪伴皇太女刘玉耀前往祭祀。 东宫祭祖的典仪繁琐复杂,成人亦是折磨,故而许多本【】朝帝王立年幼子嗣为太子时,多因恤怀而略有延后。可刘玉耀却不能延后,因为她是史无前例,于是必须名正言顺。 看着小小的女孩汗流浃背面色苍白,却还是在重复礼官所示意的礼范,卓思衡在几步之后心痛不已,却也知晓她今后必须隐忍的苦痛只会更胜今朝。 天未亮便开始的祭祀终于在三个时辰后进入尾声,然而此时仍未到晌午。 刘玉耀即将进入祖陵太庙内,独身一人叩拜列祖列宗,并慎独一人在其中至黄昏方可出,这倒是比在文武百官和公卿之贵面前重复繁琐礼仪要轻巧许多,可祖陵太庙内极为昏暗,只有令牌前供有长明之灯,想到这里,刘玉耀便心生惧意。 她最近越来越怕黑了。 就在她徘徊犹豫之时,有人握住了她的手。 刘玉耀抬头去看,笑着低声叫了一句:“相父!” 卓思衡身着大礼朝服,也是繁琐,但他因是顾命之臣,代行皇命,有责任领着东宫皇太女至太庙门前。 于是他牵着刘玉耀走进太庙的院落,典仪的随从严守礼法,站在外面恭候。 偌大御道只有他们两人亦步亦趋朝前走去。 “相父,你身体好些了么?” “好多了,只是风寒。” “这几日没有见你进宫,真的好了么?”刘玉耀有些怀疑。 卓思衡其实进宫了一次,但不是去见皇帝也不是去见刘玉耀,而是去见了太后。 他将一个只有成年男子大拇指粗细的精致瓷瓶自掌心展露。 太后面若止水望着这个瓷瓶,叹道:“哀家可以瞒过所有人,却早已知晓瞒不过卓大人。” “太后在皇帝出事后从事发昏厥到前往福宁宫,这期间足以去一次赵王宫,将这毒药赐给赵王。”卓思衡语气平缓,不似兴师问罪,也并无怒意起伏,只是在陈述事实,“那个时候,整座宫中,赵王是陛下唯一的威胁。” 太后的眉眼微垂,缓缓道:“那孩子并非有罪之人,可生下来却已是戴罪之身。哀家自知此心狠手辣之举甚为违背天理,但那个时候,哀家的天理便是陛下,便是阿辰……若上天意欲惩罚,就让哀家一人承担好了……” “太后当断能断,以身犯险,为臣所不能。臣并非来指认逼迫太后,而是将此证物归还,这件事不会再有其他人知晓,若太后有罪,臣亦会得领天罚。”卓思衡将瓷瓶放在太后近前,又道,“赵王是甘愿为陛下赴死,而他死后种种罪名,皆是臣所捏造,其实真正要背负这万古佞罪的,只有臣一人。” 太后此时方才涕泪尽落道:“卓大人何出此言?你所为皆为皇帝与皇太女以及天下,绝非一己之私,你是如何性情,哀家与先皇都了然于心,行此事于你来说何尝不是愧痛至极?你是我儿的大恩人,卓大人……你又救了他一次啊……你上次救了他的命,这次救了他的心,我若因此事责怪于你,才真正要受天谴的啊!” …… 那日将心中愧疚言出,卓思衡并未觉得有些许宽慰,可是今日握着刘玉耀的手将入宫面见太后的真相隐瞒,他却得到了些微的平静。 …… 卓思衡和刘玉耀终于走到了太庙正门,卓思衡停下脚步道:“殿下,您要自己进去了。” 刘玉耀的手指都是冰凉的,透过半开的门,她朝里看去,只见其中唯有漆黑,和尽头的那一点点光亮。 她颤声道:“相父……求求相父陪我进去吧……” 这样哀软可怜的求助,卓思衡最难拒绝,但这次他却十分平静的半蹲在地,悉心将刘玉耀东宫大礼繁复的礼服轻柔理正,边理边道:“相父可以陪你这一次,以后还能次次陪伴你么?” “当然能了!相父是我的宰辅顾命,有我一日,就有相父的辅弼!”刘玉耀坚定道。 卓思衡笑了笑,他的眼角和唇畔皱纹毕现:“可是,相父已经老了,不久的将来亦会死去,那个时候你要面对危难之时要如何是好么?” 刘玉耀忍着眼泪,用力摇头,仿佛要拒绝这一真相用语言的方式呈现。 卓思衡柔声道:“阿辰,你要记住,相父只是你的一级台阶,也是天下苍生的一级台阶,相父会将可为能为之事,在身后之前尽数完成,但后世如何,要看你们如何踏过我,去成就自己的未来。你今后会面对许多的困境与磨难,没有一个会比今日即将面对的黑暗与寂寞更加轻松,但相父希望你记得两句话。” “相父你说,我会牢牢记住的。” “第一句是:智者举事,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刘玉耀默念一遍,用力点头。 “第二句是……弱而不可轻者,百姓也。” 刘玉耀再次点头。 说完这些的卓思衡,深深呼气,继而笑道:“好了,去里面,这是你必须履行的第一个职责。” 不知怎么,刘玉耀渐渐生出勇气来,她推开太庙的门,一只脚费力迈过高高的门槛,回头向卓思衡望去,似乎想要借此克服心中对黑暗的恐惧。 “阿辰,要坚强些。” 卓思衡说道。 于是刘玉耀最后一次向他点头,另一只脚也迈了过去,自殿内将门缓缓推闭。 卓思衡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在短暂的闭目后,再度睁开双眼迈开双腿,一个人沿御道返回。 秋高气爽,十月末华叶初黄,淡淡的金色夹杂深绿,将他的身影分割成与阳光同样大小的斑驳。 他每走一步,都觉得自己在穿过历史的一扇门,那些在时间当中隐藏的隐喻,都在同他窃窃私语。可他又如何知道未来几许将向何处去? 不,他知道,因为他已铺好了明日的台阶,让未来一步步踏上崭新的通途。 他走出太庙的围墙,立即有人上前道: “卓相,中书省发来急函,似有要紧政务待您处置。” “好。”卓思衡微微颔首,“我这就来。” 世上仍有他应为能为之事。 卓思衡回头看了眼这座承载着王朝未来却穿梭过悠久昔日的古旧建筑,而后转身,走向他的此时此刻、他的现在。 …… 后世史论传赞曰: 卓文高圣公三代名臣,当庙堂之重,承万世之业,虽为人臣,亦可言圣。其声教遗言至今造民福祉,其所遗德政至今泽被四方。伏惟衍圣,文高圣公政绩无需细数罗列,盖因皆融于今日祖辈之生计,暮暮朝朝,如天日常临,皆为其政。 千古卓文高圣公,入文庙、享圣祠、配享太庙,为民谋者,当万世流芳。 (全文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