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阿昔一点就通:“前辈的意思是,让我开义诊?” “是啊。” 阿昔有些犹豫:“我才学了几年医,要是治错了怎么办?” 身为医者,决不能拿病人的安危来开玩笑,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病人的不负责。 “别急,你先听我说。” 姚容拉着阿昔走出院子,来到河边坐下,声音比渐凉的秋风要和煦许多。 “要是担心治错,就治那些你比较有把握的病。” “反正你是义诊,只要你提前跟病人说明了情况,那就没问题了。” 阿昔有些心动,却还是有些畏缩:“不然我再多看些医书,等我把手里的医书全部看完了再说?” 姚容不给阿昔逃避的机会:“边义诊边学吧。” 当一个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如果她身边的人非常坚决,那她往往会被对方说服。阿昔犹豫了片刻,一咬牙道:“那就试一试吧。” 做出这个决定后,阿昔的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困扰她多日的问题也随之解决。 虽说阿昔没有参加过义诊,但当初她听满半雪说过很多次,依葫芦画瓢之下,阿昔也准备得有模有样的。 她没有挑选别的地方,就在自家院子对面的梧桐树下摆了张桌子,旁边挂了个大大的白布,上书“义诊”二字。 只是,义诊之初,并不是那么顺利。 首先,阿昔是个刚到本地的人。 其次,阿昔的年纪一看就不大。 这个世道,众人总是觉得医者年纪越大医术越好。 所以,义诊第一天,有不少人在远处围观,却没有人敢上前让阿昔诊治。 姚容喊阿昔回家吃午饭时,问阿昔会不会觉得有些沮丧。 阿昔揉了揉自己的肩膀:“不沮丧,只是我暂时不知道该怎么改变这个局面,建立我与病人之间的信任。” 姚容往她碗里夹了一筷子菜:“其实有一个方法,能快速建立你与病人之间的信任。” 阿昔端着碗的手顿住了,好奇道:“前辈,是什么办法?” 姚容没有直接告诉阿昔答案:“你再多观察观察,就知道清风镇百姓身上最大的毛病是什么了。” 清风镇百姓身上最大的毛病? 阿昔想了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想出个所以然了。 第二天,她依旧坐在义诊摊子前,只是这回她没有再低头看医书,而是观察着来往的行人,发挥望闻问切中的“望”。 这一看,阿昔就从清晨看到了傍晚。 外出打渔的人陆续回来了。 阿昔原本已经准备收拾东西回去吃晚饭,突然,她停下了脚步,盯着那些走路有些不便的渔夫。 “前辈,我明白了!” 阿昔抱着医书,来到姚容面前,激动道:“是风湿对不对!” 清风镇位于南方,又靠河,本来就比其它地方要潮湿,再加上镇上有很多百姓都常年在河上讨生活,他们的风湿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比起那些大病,这些小病往往不会引起老百姓的注意,可它们的存在,又确确实实会让人感到痛苦难受。 “聪明,就是风湿。”姚容也没想到阿昔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不过找到问题不是关键,真正难的是如何解决。” 阿昔高兴道:“我前两天在医书上看到了一个药方,这个药方对风湿很有效果,正好,它需要用的草药并不难寻,我明天就去试验一下。”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阿昔暂时收了她的义诊摊子,先去搜集草药调配药膏。 有渔夫路过院子门口,摇头对同伴说:“你看吧,我就知道小姑娘坚持不了多久。这还不到三天,义诊就开不下去了。还好当时我劝住了你,没让你去找她看病。” 同伴摇头,苦笑道:“我真希望她是个有真本事的,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我腿脚的老毛病又犯了,每天晚上都疼得睡不着。” “东边那崔老头也是这种毛病,他去了趟城里,找城里的大夫开了跌打药,听说现在好多了。” 同伴沉默了下,还是摇头:“找城里的大夫看病多贵啊,崔老头没有儿子,只有一个闺女,不像我,还得攒钱给儿子讨媳妇。有这看病的钱,还不如留下来重新翻修一下屋子。” 渔夫叹了口气:“你说说,咱们每天早出晚归,打了一辈子的渔,却连个大夫都看不起。这日子过得有什么盼头啊……” 阿昔和姚容采药回来,恰好听到了这番话。 姚容看向阿昔,阿昔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用过晚饭后,她坐在院子里,借着烛火和月光,连夜处理起草药来。 熬了整整两宿,才成功制出三十盒药膏。 看着摊放在桌子上的药膏,阿昔顾不上休息,开始思考该怎么处理它们。 直接拦住镇上的百姓,将药膏送给他们? 这种方法是可以,但它不是最好的办法。 酒香其实也怕巷子深,最好的办法,还是先让百姓们看到药膏的效果。 于是第二天早上,阿昔带着药膏去了之前住的那家酒楼,找到了店小二。 “阿昔姑娘,你怎么来了?”店小二疑惑道。 阿昔没有隐瞒店小二,将她义诊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店小二消息灵通,早就听客人说过这件事情,他只是弄不明白阿昔找他的用意。 阿昔道:“我想问你,镇上有什么人,有很严重的风湿病,但又没钱去医治吗?” 店小二笑了一声:“在我们镇上,这种人太多了。住我隔壁的王老五就是,他一向是靠捕鱼维持生计,但他腿脚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已经很长时间没出过船了,别说看病了,连吃饭都成问题。” “等你忙完了这边的事情,能带我去见见王老五吗?也许我能够帮上他。” *** 清晨,碧空如洗。 在路过那个栽种有梧桐树的院子时,有人咦了一声:“那个小大夫又来义诊了。怎么回事,今天怎么有那么多人在排队?” 人都喜欢盲从,看到义诊摊子突然有这么多人,大家都忍不住升起了一丝好奇,见队伍里有认识的人,连忙凑到熟人身边,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你消息落后了吧,你还记得王老五吗?” “记得啊,他不是腿脚不方便,已经很久没有出去捕过鱼了吗……嘶,难道说这个小大夫治好了王老五的腿脚?” “可不是吗!前两天,这位小大夫去了趟王老五家里,给王老五送了一罐药膏,说只要一天涂三次,就可以缓解王老五膝盖的疼痛。王老五寻思着,这药是涂在身上,又不是吃进肚子,反正也不会吃坏人,再加上不要钱,这便宜谁不占谁是傻蛋。然后昨天傍晚,王老五就能下床走路了!腿脚也没有那么疼了!” “真的假的啊?” “反正有王老五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而且你不信,有的是人信。小大夫说了,她手里的药膏也不多。” 这一天下来,排队的人基本都是为了领取药膏。 阿昔也不气馁,继续做药膏、发药膏。 那些得到了药膏的人,连着涂抹几天后,发现风湿疼痛的情况确实缓解了很多。 他们瞧见了药膏的效果,自然开始慢慢信任了制作药膏的阿昔。 有病人在领取了药膏后,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请阿昔帮他把一把脉。 阿昔把脉之后,尽可能往便宜去开方子。 几天下来,找她看病的病人终于变多。 能够自己诊治的,阿昔都会直接开方子。 不能自己诊治的,阿昔会建议对方去医馆。 有那些实在看不起病的,阿昔会尽可能翻看医书,从医书上寻找能用或者能借鉴的方子。 一段时间下来,阿昔的医术突飞猛进,与镇上的百姓也相处得越来越好。 现在姚容已经不需要去买菜了。 每天睡醒打开门,门外都放着刚从地里摘的蔬菜,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到了下午,门外还会放着一筐活蹦乱跳的河鲜。 偶尔还能吃到一些水果。 一个月下来,阿昔身上的变化十分明显。 因为这里所有人都喜欢她,尊敬她,他们的眼里看到了她的努力,他们也在尽量回应着她的努力。 “这样的生活虽然忙碌,但会让我觉得,我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一次,坐在院子里聊天时,阿昔是这么对姚容说的,“我喜欢这种感觉。” 姚容给她递了一包蜜饯:“那就好好去享受这种感觉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风镇的病人基本都被治好了,但有不少镇外的人听说了阿昔的名声,特意赶了很久的路来找阿昔看病。 就连之前给姚容送过医书的镖局,都找到了阿昔,有偿请阿昔去一趟镖局,帮他们镖局的镖师检查。 之前卖药材得到的四百两银子,阿昔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对于镖局的邀请,阿昔自然不会拒绝。 而赚来的钱,阿昔都拿去买了草药,制成药膏无偿送给有风湿的百姓。 时间渐渐入了深秋,又从深秋转入初冬。 阿昔裹上了新的棉袄,义诊的位置也从原来的树底下,转到了自家院子边上。 她和姚容在清风镇,已经待了整整三个月。 这天,结束了义诊,阿昔搬着桌子和笔墨回到屋里,恰好看到姚容正在喂鸽子。 “哪儿来的鸽子?”阿昔问。 “是信鸽。” 姚容拍了拍鸽子的头,鸽子仿佛知道姚容的意思,振翅而起。 阿昔走到姚容身边:“是有人催前辈回去吗?” 阿昔一向通透聪明,有些事情,越是瞒着她,越容易让她多想,所以姚容将手里的字条递给了阿昔:“你自己看看吧。” 字条上只有短短一句话: 【温翼死,旭阳为】 运去的江湖又仿佛随着这句话回来了,阿昔皱了皱眉:“温翼?这是温家家主的名字吗?旭阳派为什么会突然对他动手?” 姚容抽走阿昔手里的字条,顺便摸了摸她柔软的头发:“这段时间,江湖上发生了很多事情。” “前辈需要回去处理这些事情吗?” “暂时还不需要。” 阿昔突然又问:“我可以知道,这段时间江湖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姚容温和地望着她:“这会是一段非常长的故事,需要在你做足准备的时候才能说给你听。” “怎样才算是做足了准备呢?” “当你能够接受,你的所有认知都是虚假的时候。” 这句话,姚容说得非常之郑重。 她知道,阿昔听得懂她话里的暗示。 阿昔的神情果然愈发凝重,她垂下眼眸思考了很久,方才抬起头,像是在保证般,对姚容说:“我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但等我决定离开清风镇的那天晚上,我会来找前辈询问这个故事。” 这下子,愣神的人变成姚容了:“你不是很喜欢这里的风景和百姓吗,怎么这么快就想着离开了。” “因为我知道,前辈还有很多事要去做。前辈所处的世界,刀光剑影,快意恩仇,这小小的清风镇太过安逸,只会消磨前辈的意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