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圣母神皇-《大周少卿》


    第(1/3)页

    三个月后,武承嗣向武媚写了封信,没过多久,武媚便下旨将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为平妻,一时间朝中议论纷纷。

    自此之后,武承嗣的风评之中,又多了“风流”两字。

    然而这件事没过多久,朝野上下便都没有心思关心了。

    四月初五,太后下了一道旨意,皇帝李弘怠慢国事,整日沉溺酒色之中。将他贬为了江陵王,立李显为皇帝。

    自此之后,群臣们都感受到朝堂即将变天。

    武媚很有耐心,她先用一年时间,将佛教的地位抬到道教之上,又用一年时间大规模修书。

    《孝子传》、《列女传》、《古今内范》等书籍都被她做了修改,大大提高了妇女地位。

    到了第三年,她开始朝着皇位一步步试探。

    五月,武媚改元光宅,改洛阳为神都,改紫薇城为太初宫。

    次年,她又将年号改为垂拱,还提出还政给李显,李显哪里敢接,只说自己年轻识浅,朝政需太后来决策,武媚这才继续临朝。

    同年二月,武媚命人制造四个铜匣子,分别名为延恩、招谏、伸冤、通玄,置于宫城之外。

    献赋颂、谋求仕途者可投书于第一个匣子。

    言朝政得失者可投第二个匣子。

    有冤情申诉者可投第三个匣子。

    言天象灾变者可投第四个匣子。

    她这一举措,广开言路之门,得到民间广泛的好评,不少朝臣们也暗暗称赞。

    五月,武三思命人凿白石为文,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对外宣称在洛水中发现。

    武媚得之后大喜,为自己加尊为圣母神皇,封武三思为梁王。

    从此刻起,洛阳一下子便有了两个皇帝。

    九月,在武三思的暗中操作下,地方士绅、朝中大臣、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同时向武媚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

    连李显也自请赐姓武氏。

    武媚却没有立刻答应,武三思十分疑惑,来到太初宫,向武媚询问。

    武媚端坐在龙椅上,武三思立于阶下,恭敬道:“陛下,您今日在朝堂上,为何不答应大臣们的请奏?”

    武媚淡淡道:“你以为那些大臣们是真心的吗?而且裴炎、李敬玄、刘齐贤几名老臣都没有说话,你没注意到吗?”

    武三思恨恨道:“那几个老东西真是冥顽不化,臣觉得您不必对他们太客气,将他们都关入大牢,以儆效尤!”

    武媚语气冰冷道:“你懂什么?滚出去!”

    武三思早被她骂习惯了,一拱手,悻悻而去。

    武媚皱眉思索了一会,突然对身边的桓秀道:“太平再有一个月就要生了吧?”

    桓秀恭敬道:“是的,周王殿下六月初来信说还有四个月左右,现在是九月初,刚好还有一个月。”

    武媚将原来的暗卫设立为内卫府,放在了明面,桓秀也成为了从三品的内卫大统领。

    武媚点点头,道:“你去安排,朕要去一趟长安,必须赶在太平生孩子之前赶到。”

    桓秀微微一惊,道:“陛下,您现在去长安,会不会……会不会……”

    武媚道:“会不会什么?”

    桓秀低下头,小心翼翼道:“周王殿下在长安势力太大,就算臣将内卫全部带过去,也没有把握保护您周全。”

    武媚斜睨了她一眼,冷冷道:“承嗣如果真要对朕不利,早就反了,你以为仅凭洛阳六卫和你的内卫,是他的对手吗?”

    桓秀讪讪不语。

    李勣和苏定方虽然死了,但薛仁贵、裴行俭、王方翼等各地大将都唯周王马首是瞻,如果周王真要造反,确实可以轻易推翻女皇。

    有件事她一直觉得奇怪。

    女皇陛下这几年不仅不再让他们渗透军队、削弱周王兵权,连薛仁贵、裴行俭等人也放任不管,似乎对他恢复信任。

    从结果来看,周王也对得起这份信任,武媚这几年在洛阳的一切行事,包括给自己加封为圣母神皇,周王都从不干预。

    莫非他们姑侄暗中达成什么协议吗?

    两日后,武媚在内卫保护下,悄悄离开了洛阳。

    她的鸾驾还未到长安,已经有人比她先一步到了长安。

    张柬之牵着马行在长安街道上,一边走一边点头道:“幸亏周王殿下当初留在了长安城,不然这座西都哪能保持住这等繁华。”

    旁边的狄仁杰“嗯”了一声,脸色凝重,似乎满怀心事。

    张柬之瞥了他一眼,道:“狄兄,你担心殿下不肯答应吗?”

    狄仁杰叹了口气,道:“殿下的心思我实在猜不透,五月时……”后面的话没有说下去了。

    张柬之知道他要说什么。

    今年五月,武三思弄了一个假碑文,太后借机加封为圣母神皇。

    许多大臣忍无可忍,为了保住李唐江山,甘冒奇险,暗中立了一个盟约,共有十八名四品以上大臣联名血书。

    由刘齐贤带着血书找武承嗣,希望他领兵勤王,这十八人做内应,共同推翻太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