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无眠,与朋友们说说话-《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第(2/3)页

    有人现在就开始背穿越三神书,记下每一期双色球中奖号码,背诵历届世界杯冷门,再搜集所有历史大牛市信息的吗?

    来!有人请举手,能完整背下来,我服你!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大哥!我墙都不扶,就服你!

    所以本文的主角,绝对不会每一次投资都是血赚,也不会每一次都能卡住最佳的时机进场又在最佳的时机离场。比如亨特白银,我就故意让主角离场。见好就收,我认为符合主角目前的人物心态。想看龙傲天,开局满级,全知全能的,看到这里就可以点叉了。咱写得不是你想看的。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主角知道美联储主席换人的事。这个情况明显是和普通人人设不符的,但没办法,为了剧情需求,强行设定了一波。不然开头的危机都不好解决。

    4.法律法规类问题,如“主角未满21周岁抽烟”,“银行借贷的钱款转到个人账户上投资使用”,“小银行怎么能借到那么多钱,各家银行没有风控吗”等,诸如此类。

    答:回答这个问题前,请容我反问各位一个问题:你们保证自己这辈子就一直遵纪守法,一点逾越没有?没闯过红灯?没有过交通违章等...

    还是那句话,如果有,我服你!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这性质都不一样,不要混淆视听。ok,那么话归正题,资本的原始积累,甚至都不说原始积累阶段了。

    就一个问题,循规蹈矩的人,老实本分的人,能做成大生意吗?

    这个问题,各位扪心自问就好。就不展开说了,也不举例了,例子说出来保证404,咱就混口饭吃,犯不着直接飞龙骑脸不是?

    关于风控问题,多的也不想说了,请参考亨特白银事件。如果当时各银行的风控都如你们所想的那么牛逼,亨特白银事件的后续也不至于逼得沃尔克亲自出面与亨特家族谈判,也不至于让贝奇,希尔森等当时一众华尔街大经纪商们濒临破产,甚至最后跟着亨特家族一道元气大伤。

    5.出戏类问题,如“美国没有叫叔叔,阿姨的”,“总是想前世如何如何,种花如何如何”,“以及今天晚上刚看到的装也要把立场装正。”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讲讲故事吧。

    前面我发过一个单章说过,但估计没啥人看,这次发在正文卷里。我没在美国留学过,但去过美国,也在加拿大生活过一段时间。那是个小城,叫滑铁卢,一般听到这名字我估计九成九的人都会想到某个科西嘉炮兵少尉,我之前也是...

    那是安大略南部的一个小城,号称加拿大硅谷。没错,我老爹就是搞计算机啊、无线通讯这一块的,具体研究的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反正就是老爹去滑铁卢大学做访问学者进修的时候,跟着一块去的。公立学校,读了段时间。私立上不起,读公立学校,对访问学者家属来说,有些政策上的优待...

    这些不提,我想说的是,文里有些内容,代入了我亲身的经历与所思所想。首先,我是一个文科生,而我爸妈都是理工男女,我妈是物理方面的副高级研究员,我父母就是很典型的那种理工直男直女,不太会说话,不懂人情世故,不爱社交。

    每天就是实验室、教室、家里三点一线,偶尔会去去图书馆。现在年纪大了,还不错,知道自己骑骑车往公园跑跑了...

    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物极必反。我感觉我天生就有点社交牛逼症的感觉,从小到大,班委没缺过,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啥的都干过。老师能处成朋友(至今还欠我高中语文老师三千多块钱没还),没事叫老师一块吃个饭啊,喝个酒啥的都行,然后下到保洁阿姨,保安大爷,学校超市小卖部的老板娘,上到院里的副书记,班主任啥的,都能处...还处得不错...

    介绍完我,话说回故事。当时在加拿大,我和我爸住一块,他和另外一个澳大利亚去的访问学者合租的屋子。

    第一次见面,我就是喊得uncle,而没有喊什么什么先生。人家也没觉得我失礼,没有教养(起码在我看来如此),相反对我还不错。有时候去超市回来,还会给我带些零食什么的。

    然后周围的邻居...咱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出身,好社区自然是别想了。隔壁正好一黑一白,两家人,白人那家情况不错,孩子读的学校是私立的,和我不在一块,另一边的小黑和我在一块。

    刚开始在学校,谁都不认识,就是小黑带着我玩的。说实话,之前对黑人印象很差,但印象改变就是源自那位小黑,还有小黑他妈,尤其是那句“虽然老娘没文化,但谁欺负你,老娘一枪崩了他”...

    那时候的加拿大控枪没有现在严格,ar-15啥的都可以买,都可以用。有时候放假,一大乐趣就是和小白他们家出去打枪。我严重怀疑小白他爹上辈子是个“红脖子”,家里的枪不少,我跟着他叔叔长叔叔短的,很是蹭到了不少子弹打(加拿大那会我记得好像听谁提过一嘴买5.56的子弹,大概是25加元50发,具体忘记了,反正我没花过钱,也没钱买子弹,更没钱买枪)...

    那么问题来说,我犯法了吗?犯了呀,我没有加拿大持枪证的,但我却打了枪。当然,是在靶场,但那靶场,咋说呢,就是当地几个枪械爱好者,在市郊找了快没人的地儿,自己弄的,压根就不是正规的营业性靶场。

    第二个问题,他为什么愿意免费给子弹,并让我玩他的枪呢?是因为我给他做过扬州炒饭?还是因为我会陪他聊天,劝他儿孙自有儿孙福之类的道理?

    我觉得都有吧,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只要不是很功利的那种心态,你管人亲切地叫叔叔,别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反应,反而觉得你这小孩有意思,不怕生。

    甚至除了称呼问题外,还有一个中国人的习惯,散烟!作为一个从初中就开始抽烟的老烟民,逢人散烟都成习惯了。而我认识的第一个老外,还是在国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