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双双忙碌-《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第(2/3)页

    季玉梅其实可以不用一直陪着她们的。

    但这人责任心太强,加上需要调度的东西也多,余娇娇也就没反对。

    之后余娇娇就庆幸有季玉梅在了。

    季玉梅虽然是二十四小时陪着她们,但她的工作终究没有她们重,相对来说休息也比较充足。

    可以说在余娇娇和其他几个人做东西做的快要疯魔的时候,幸亏有季玉梅管着后勤,时刻提醒她们吃饭喝水上厕所歇一会儿什么的,不然到时候东西做出来,这几个人估计也要都倒下了。

    就在余娇娇和一众女工忙的昏天黑地的时候,赵鹏程他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他们几乎落地就被汽车厂的人接走了,等到了地方,才发现不仅是有各种汽车厂的大佬们,还有从各地选来的有各种特长的对汽车有所研究的人。

    比如赵鹏程这样会开各种车,对修车又很精通的;又比如曾经拆过小轿车又完整的给组装好,还能正常使用的。

    没办法,咱们国家第一台车的诞生,就是招来各地的汽车厂的专家,当着大家的面把人家的车给拆了,布置任务:谁能做哪个配件就做哪个,做好了再组装,那就是咱自家的车了。

    是的,咱们国家的第一辆车的诞生,就是这么儿戏。

    第一辆车的出现当时很是激励了人心,大家信心高涨,觉得造汽车也不过如此,谁知刚一发动就趴窝了。

    完蛋。

    之后就是各种研究改进,但还是各种不行,毛病都不知道出在哪里,因为到处都是问题。

    最近几年其实都没再搞自家的汽车这玩意儿了,没办法,技术含量太高,不是专家,真心搞不懂问题出在哪里。

    样子货倒是造了不少,都是赔本赚吆喝,其实一点钱没赚到不说,这几年下来倒是贴进去了上千万了。

    这可是很大一笔钱。

    没办法。

    哪怕有样品,这东西的工作原理什么的就是这么难。

    现在乌央乌央两三百人再聚首,还是想再彻底钻研一下这个问题。

    但在场的人只能说都是汽车爱好者,真正的汽车专家,或者汽车设计师,那是没有的。

    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总结起来还是技术不行。

    赵鹏程这边倒是有不同意见。

    申城汽车厂厂长对他的意见挺有兴趣:“这位赵同志,你的观点还挺详细,你再详细说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