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不务正业李承宗-《大唐皇长孙》


    第(2/3)页

    “很多东西要推出来,    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金属加工能力。

    要不然的话,    是制作不出满意的零件的。

    就像是大笨钟一样,朕最初的想法可不是用木头来制作齿轮这些零件。

    但是现在却是只能慢慢过度到特殊钢。”

    “特殊钢?”

    马周敏锐的感受到这个词语似乎有着很一样的含义。

    “没错,就是特殊钢!同样是精钢,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

    有些弹性比较好,适合制作弹簧和发条。

    有些比较耐磨,适合制作成轴承之类的零件。

    有些耐腐蚀性能好,使用用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

    有些……”

    要让下面的人干活,自然要给他们指明一些方向。

    虽然马周是民部尚书,不过之前他一直负责渭水新城的事情,所以李承宗愿意跟他好好的聊一聊。

    “陛下,微臣觉得有必要在渭水书院专门成立一个材料系,负责研究各种材料的生产和加工。

    与此同时,也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设备系,负责研究制作各种各样的设备。

    从羊毛作坊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来,使用了不同的设备的作坊,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马周算是很懂李承宗的人。

    简单的交流之后,他就开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各地都在筹办书院。

    而渭水书院是大家观望的标杆。

    只要在渭水书院设立了这些新的学科,很多书院立马就会跟风。

    这可以有力的引导更多的学员和匠人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可以,    朕过几天去一趟渭水新城那边,跟他们好好的探讨一下车床的制作。

    与此同时,让王宝钢尽快的把朕之前提出来的那几种特殊钢材研究出来。

    我们要让各个作坊尽快的把生产效率提升起来。”

    李承宗可是很清楚机床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工业母机,如果没有机床,那么很多设备都是没有办法生产出来的。

    因为螺栓螺母这些零件,如果没有车床,单靠人工的话,是非常难加工的。

    像是齿轮这些零件,手工加工的效率也是非常低的。

    至于轴承和各种机加工零件,更是需要相关的辅助设备才能更好的生产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