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谈熙心里早就做好两手打算。:::3 如果姜眉支持她,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不支持,那也好办,当场撂挑子呗。 在其位,谋其职,当其事。 没有权力簇拥的头衔,全他妈空谈。 冷冷扫过众人:“现在还有谁觉得我没资格?” “……” “好,既然没话说,那就正式开始今天的训练。”谈熙打开多媒体,调出事先准备好的PPT,“我站在这儿的目的不是讲课,首先我没那水平,其次我也没那闲心。” 那你来做什么?郑茜冷嗤。 谈熙瞥了她一眼:“我研究过往届的团队赛单元,2年,来自央美的参赛队伍以一组名为《画沙》的素描夺得第一,这是迄今为止,评委组给出的唯一一个满分。25年,Q大美院以一分之差,虽成功夺冠,却没能打破央美创下的满分记录。” “我看过《画沙》,讲是一个残疾人父亲因为贫穷,没办法给喜欢画画的儿子买颜料,最后想出用沙子作画的办法。”杨维如数家珍。 谈熙点头,滑动鼠标滚轮,屏幕上就出现了《画沙》的高清图样,“你们觉得,这组画为什么能拿到满分?” 高雯:“故事很感人。”画面上,父亲沟壑纵横的脸带着岁月洗礼过的沧桑,那双眼睛明明浑浊疲惫,遭遇生活强压,却在浑噩之中透出几许慈祥与清明。 时玥:“2年,国家首次出台《留守儿童保障法规》,将这个广受热议的社会问题正式纳入法律章程。” 杨维:“留守儿童?不见得吧……” 时玥笑了笑:“大家看第二幅画的背景,农村土坯房,柴堆旁边有两个大的蛇皮口袋。” “原来如此……那这组画的立意瞬间就拔高了。” 郑茜:“线条和阴影处理得不错。” 谈熙又把25年Q大美院的作品展示在屏幕上,给足大家细看的时间,“对比两组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 其实,要说技法,两者皆为上等。立意同样深远,甚至普遍觉得Q大作品更具时代气息。 “也许,评委不同?” 谈熙扯了下嘴角,“组委会制定了三十六项给分标准,就算评委不同,但框架摆在那儿,要说掺杂个人喜好,影响必定在可控范围内。更何况,珠玉在前,要想给出满分,势必会与之前作品作对比。那一分,不是白扣的。” 几人陷入沉思。 “郑茜,你觉得呢?” “……我不知道。” 谈熙扫向高雯,后者生怕被点名,连连摆手。她现在对谈熙有种莫名的恐惧。 “小学妹,你知道的话就告诉咱们呗!”杨维笑着嚷了一句。 “去年,井大师在一本国际性权威杂志的美术专栏采访中,给出答案。刚才你们所说,包括技法、内容、立意等等都是原因,但有一点被大家忽略了。” “什么?” “细节。”谈熙用鼠标晃了晃屏幕上第三幅图,“窗外在下雪,说明是冬天。桌上煤油灯在晃动,注意看第四幅画,烛焰的形状变了,接着第五幅又变回第三幅图画里的样子,很明显烛焰在前后摇曳。但华夏冬天普遍吹西北风,烛焰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左右,并非前后。” “画上没有标记方向,如何判断东南西北?”时玥说出疑问。 “没有标记,但是有窗户。华夏北方住宅为采光便利,大多坐北朝南。” 众人恍然。 杨维:“如果照这样挑刺儿,《画沙》也不一定全无bg。” “你挑一个出来我看看?”谈熙反口一问,杨维不说话了。 “K,我随便指一处细节。”谈熙把PPT换到先前那页,“第一幅,儿子在灯下画画,小孩儿右手背上有两颗小痣,分别在食指和中指上。再看其他几幅……” “天!真的有!” “别忘了,这组图中五幅素描分别出自五个不同的画手。” “怎么可能?”高雯惊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怎么会一模一样?! “可以做到。”时玥笃定一笑,“只需事先准备好既定的真实物品,大家看到的相同,画出来的自然也一样。” “没这么简单,”郑茜突然开口,“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有的细致,有的潦草,画出来的东西很难一模一样。” 谈熙打了个响指,“没错,这就是我训练你们的目的。”随手滑开新的一页幻灯片,“比赛中可能会用到的物像,我列了七十二种,人像十个。,这段时间要辛苦大家不停地画了。” 杨维咽了咽口水,咕咚一声,“你要我们画七十二加十幅素描?!”整整八十二张…… “有问题吗?” “……”呵呵,手疼,肝疼,蛋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