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老子海王,儿窝囊-《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3/3)页
招募的事虽然没上“天下事”报纸,(一般会是今天晚上上报,明天能看到),但大乾内部很多高官们都知道了。
朝廷要进行水利修治,在江苏巡抚衙门下面,新组河道司。
江苏巡抚兼河道总督。
河道司郎中为正五品,还有两名员外郎(河道司副职),有五十多名吏员。
总共有近六十名编制,其中朝廷从各部门抽调了二十几个,还有好几个水利专家,但重要的河道司郎中,员外郎都是新招。
原朝廷的官员,也可以考。
但有一个条件,必须是水利专业。
水利专业在大学都是冷门专业,学的人很少。
但是今天来报名的有七八十人,基本都是在京官员和全国各地高官的后代亲属。
当然,报名也不是今天一天,明天天下事登记后,还有半个月时间可以报名。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通迅,肯定对距离京城远的,有点不公。
果然,当天报完名后,第二天有官员提出,短短半个月报名期,对天下其他地方的学生和水利专家不公。
朝廷的塘报在半个月内,最多到大乾一大半省份。
于是丁毅决定,留十个位置,给后继报名的人再考,分两批进行,第二批在半年后。
半个月后,京城第一次组织考试。
参考人员达到三百四十六人,好比后世考公。
丁烨很自信的走进去,拿到试卷后发现,第一道题就能难倒很多人。
题目说,清口是黄河与淮河交汇的地方,云梯关又是淮河、黄河的入海必经之路。
即要防备黄河下流决口,要又治好下游,该如何做最好,大概需要多少成本?
试卷上还画了当地的水道图。
你别说,这第一道题,估计能把百分之九十的人给难住。
要么去现场勘察过的人,要么看过前明关于清口的记载,否则绝对是一摸两只脚,很蒙比。
仅看水道图是很难理解现场的环境和水势。
清口的治理,在原历史就是由靳辅完成的,当时朝廷核算30万银子,结果他只用了5万两就完成,而且质量很好,但这么干的后果,就是得罪了大量的官员,其他官员都不爽。
本来大伙都能发财的,你这么干,谁还和你做朋友?
靳辅出生1633年,和丁烨同岁。
但他老家就是辽阳,出身时已经属于满清统治。
辽阳最后被丁毅的兵马攻破,靳辅家在明军时世袭千户,在满清时也是有汉军官身。
城破时,靳辅也十二三岁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死在乱军中。
丁毅和丁烨当然不知道有靳辅这个人。
丁烨前面半年都在跑水道,看资料,而且清口是呆了好几天的,他心中也明白,定是父皇故意让人出这道题。
虽然有点不公,但天下人,谁能知道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