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封残信-《丰碑》


    第(2/3)页

    字?

    刘晓兵定睛一看,果然,这张薄薄的残页上还真写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许是年深日久的缘故,上头的字迹也早就斑驳了,加上他刚好坐在背光处,这些字迹几乎和纸张本身的脏污颜色混为一体,影影绰绰地,看不真切。

    这会儿被林鸿雁提醒,刘晓兵忙小心地把残页举起来,迎着日光一照,顿时一喜,“还真有字,四平,老卢还说啥了,说没说这东西是哪来的?”

    陈四平挠挠头,憋了半天才吭哧瘪肚地道:“好像他跟我说过,这是他从老羊倌的小屋里找到的,说是他前些日子打算去把那些木头啊啥的收拾收拾,争取保护起来,结果就在屋里发现个火盆,火盆里都是纸灰,他就是从纸灰里找到这一角残页的,因为仔细辨认之后发现署名是李生元,他觉得事关重大,对咱们帮李生元找家有帮助,所以就赶紧给我送来了。”

    他也知道事关重大,生怕忘掉一星半点,这番描述还极力模仿了老卢的语气,力求还原细节。

    刘晓兵不禁皱眉。

    老羊倌的那个木头窝棚,在葛树根带着抗联战士奔赴新生的时候,就被他给拆了,一层一层摞在地上,整整齐齐地,几乎没了房子的模样。

    如果在离开这支小队之前李生元烧了什么东西,这东西是怎么在数十年之后依旧存在,没有被风吹雨淋摧毁的呢?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了这张残页上,努力辨别上头的字体。

    “这可真的太难看清楚了,真难为老卢是怎么看出这么个玩意儿跟李生元有关的。”眯眼看了一会儿,他不禁皱眉苦笑,“也就纸角上‘李生元’三个字还算清晰那么一点儿。”

    还是林鸿雁突然想到自己包里装着一个放大镜,赶紧从包里拿出来递给他,“你试试这个,我上个月采访一个收藏家,他送我的,说是个什么小古董来着。”

    刘晓兵一瞧,这放大镜的镜片也就脉动的瓶盖那么大,镜框和镜柄都是雕了花的黄铜打造的,上头镂刻着花鸟枝蔓,精巧繁复。

    “好东西啊。”刘晓兵翻来覆去地摆弄两下,啧啧赞叹。

    他把这放大镜往残页上一摆,调整了几下角度,眼中顿时一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