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挺起腰杆子做人-《洪荒人祖,开局加入聊天群》


    第(3/3)页

    若是不如此的话,也不可能有他刘邦的今天了。

    对于从底层爬上来的刘邦来说,委曲求全只是一种赖以生存的手段而已。

    无所谓对与错。

    “原来是这样...那朕呢,这一生中,有过委曲求全吗?”

    “还真有...渭水之盟...”

    很显然,李世民也想到了这一点。

    刹那间,他的脸色变了变,随后才恢复正常。

    国家生死关头,不得不如此。

    “呵,我大蒙古铁骑纵横天下,本汗何曾跪过?”

    相对于其他汉人皇帝们的扪心自问,成吉思汗不屑的说道。

    真当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是吃干饭的么?

    一向只有他铁木真欺负别人,别人何曾欺负过他啊!

    总而言之,城主嬴政说出了标准答案之后,在场的皇帝们有的依然自信满满,有的认真反省,有的目中无人...

    反正,朕认为自个是站着的,又有谁敢说朕跪下了?

    “这...”

    刘彻还是一头雾水。

    对照着嬴政给出的标准答案,他怎么想怎么看,都认为自己没错。

    “敢问城主,朕真的不知道,朕何曾有过委曲求全的时候,也没让天下百姓委屈过。”

    “所以,这道题,朕肯定是答对了!”

    想了半天,刘彻依然是坚持己见。

    “哦?你再好好想想,确定没有过?”

    面对能入得眼的皇帝,嬴政的容忍度是极大的。

    若是对方换成刘邦,怕是早就怼回去了。

    “朕确定!”

    考虑了一会儿之后,刘彻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这可是你说的,朕喜欢打脸!”

    嬴政闻言,不由得笑道。

    “既然你如此自信,那就好好看看,这个女子,是否你治下的子民?”

    伴随着嬴政的话音一落,光幕上开始播放视频。

    【元封六年,匈奴势大,汉庭势弱!武帝刘彻逼不得以,在皇室中挑选适龄女子,以和亲来换取生存。】

    【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年二十,进入了武帝的视野。】

    影像之中出现的是一个闺房,隐约有一女子在哭泣。

    正当众人不知所以时,旁白的解说,才让众人知得发生了何事。

    “乌孙公主...”

    看着这一幕,刘彻的脸色猛然一变。

    他感觉到,仿佛有一个巴掌,重重的甩在自己的脸上。

    不仅如此,就连武帝朝的文武百官们,也都个个脸色沉了下来。

    “启禀城主,朕当初封细君为乌孙公主,并赦免了江都王的罪过,又谈何委屈了她?”

    “这是为了我大汉千千万百姓,乌孙公主,她功劳甚伟!”

    咬了咬牙,刘彻说道:“当年我大汉实力不如人,朕也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

    话里话外,他还是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错。

    毕竟,能以一女子换得天下太平,是非常划算的事。

    更不用说,当年江都王试图谋反,整个江都王一系的子孙都因此而获罪。

    若非为了和亲之大事,他们这些人可没这么容易洗脱罪名。

    因此,在刘彻看来,此举虽然有些不太仁义,但绝对算不上跪着治理天下。

    “诺大一个大汉王朝,居然需要靠牺牲一个弱女子的幸福,才能换得平安。”

    嬴政闻言,毫不犹豫的揭穿了他的嘴脸,讽刺道:“你觉得,你的膝盖骨依旧很硬?”

    “后世,后蜀亡国之前,花蕊夫人有一首诗,想必很应景。”

    顿了顿,嬴政吟诵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诵完之后,嬴政摆了摆手,似乎有些意尽阑珊。

    “算了,接着看下去吧!”

    话音一落,暂住的影像继续播放。

    【恭送乌孙公主出嫁!】

    画面中显示的,是乌孙公主出嫁时的场景。

    《汉书·外戚传》:“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

    简而言之,乌孙国是西域的一大国。

    为了平灭匈奴这个心腹大患,网罗诸多盟友,最大限度争取养精蓄锐的时间。

    刘彻下旨让乌孙公主刘细君下嫁给乌孙王,以拉拢这个盟友。

    而这个乌孙国,便是刘彻选中的盟友国。

    【送亲队伍走了大半年,走了数千里路,终于将乌孙公主送到了乌孙国。】

    【见着美丽的乌孙公主,乌孙王猎骄靡很是高兴,痛快的与大汉送亲使签订了盟约。】

    【只可惜,乌孙公主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一、言语不通,风俗不同,生活寂寥。乌孙国,天天吃牛肉,喝羊奶,住在简陋的毡房里。细君最不适应的就是不懂当地语言。不能正常交流,只能当个“睁眼瞎”。和自己的丈夫也过不到一起,不得不分开居住,真正厮守的日子屈指可数。】

    【二、老夫少妻,行同陌路。刘细君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那位“如意郎”竟是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慢说床笫之欢,就是行动坐卧都难以共处。守着一具活棺材,有什么滋味可言?】

    【三、为国谋利,提防“情敌”。与其说是情敌,不如说是“政敌”。大汉、乌孙结了“政治婚姻”,匈奴单于极为警惕,他不甘后人,也派遣一位公主远嫁。乌孙国王谁也不得罪,刘细君被册封为“右夫人”,匈奴姑娘做了“左夫人”。平常过日子,必须处心积虑地提防周旋。各自微笑着动心眼,彼此为“娘家”争利益。】

    视频之中,乌孙王猎骄靡是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头子,不仅长相丑陋,还行为粗鄙。

    简直就是黑野猪拱了水灵灵的大白菜。

    “可恶的臭男人!”

    天空中,武则天看到这一幕,俏脸一变,立即冷如寒霜。

    她的目光如刀子般,看向在场的汉武帝刘彻。

    如果目光能杀人的话,刘彻怕是早就千刀万剐了。

    “臭男人,都该死!”

    这一刻,其他世界中观看直播的女子,无一不是咬牙切齿,眼得牙根痒痒。

    倒是在场的皇帝们,个个都不吱声,静静的看着光幕。

    正当观看视频的人们以为,这就是乌孙公主的全部不幸之时。

    影像后面播放的内容,才告诉人们,什么才叫真正的不幸。

    【更为悲惨事情,还在后面呢。】

    【刘细君在嫁给年老体衰的乌孙王猎骄靡之后没得久,乌孙王就死了。】

    【但猎骄靡的死亡,并没有给刘细君带来半点儿好处,反而,将她推向了另一个深渊。】

    【老国王猎骄靡临死前,想到乌孙的传统习俗,出于对大汉的敬重,他深知自己去日无多,一旦撒手人寰,按照当地风俗,新继任的国王,就会顺理成章地接收自己这些美丽的老婆。于是,老国王坦率地表示,要求刘细君和自己的王位继承人,也就是他的亲孙子军须靡成亲。】

    【刘细君自然不干,她立刻上书汉武帝。】

    【想不到,汉室已经把她舍到底了。回给她的诏书相当露骨: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

    【意思不言而喻,有什么屈辱你都得忍受,你就是朝廷的一颗棋子,反抗毫无用处,认命吧!】

    【死心的刘细君无可奈何,走进了下一任国王军须靡的帐篷。】

    【多么滑稽啊!】

    【昨天还是奶奶,今天变成妻子。】

    画面中,军须靡张牙舞爪的扑向刘细君,而手无缚鸡之力的刘细君又怎么逃得过魔爪?

    后面的事情,虽然影像上没有播放出来,但所有人都能脑补出来发生了什么事。

    “啊啊,禽兽啊!”

    这一刻,所有观看直播的观众们就宛如躲在如烟姑娘床底下的包龙星、豹子头一般,忍不住齐齐骂了一声禽兽。

    【后来,刘细君因身处他乡,抑郁过度,又受尽屈辱而死,终于走完了她在人世间四十余年的全部旅程。】

    待人们反应过来,画面一变,已经是多年之后。

    这个时候,年轻漂亮的刘细君四十多岁了,早没有了年轻时的水灵,变得年老色衰。

    自然,军须靡对她已经失去了兴趣。

    而孤苦无依的刘细君在这异国他乡,抑郁过度,便慢慢憔悴下去,直到身死。

    “一个王朝的和平,需要靠牺牲一个弱女子来换取,呸!”

    “汉武帝不配为一国之君!”

    看完影像,无论是李白、杜甫、辛弃疾,还是李清照、陆游等读书人,无一不是唾口大骂。

    甚至于,他们恨不得杀死光幕之中,亲手将那乌孙两代爷孙国王都杀死。

    【哪怕是语言不通,哪怕是身在异国他乡,哪怕是受尽折磨,刘细君虽然死了,但她还是没有忘记大汉,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临死之前,她留下了一首诗:】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像这样受命和亲的女子,还有很多很多...】

    【刘细君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解忧公主,王昭君...等等。】

    影像消失,画面变黑。

    “如果这都能叫站着将天下治理好,那你可对得起这些受尽折磨的女子?”

    “她们不是我汉家儿女?她们不是你治下百姓?”

    “刘彻,你告诉朕,你,站起来了吗?”

    影像播完之后,还不等刘彻说什么,嬴政的质问声就居高临下的传来。

    “朕...”

    刘彻只觉得有一口浓痰堵在喉咙眼里,说不出话,也咽不下去。

    他的一张脸,不停的变幻,时青时红时紫。

    当然,事实上并没有这口痰,而是一口闷气给堵住了。

    面对城主的质问,面对光幕方才播放的如山铁证。

    他...

    哑口无言!

    “过儿,走吧,咱们回古墓,我不想看到这些东西了。”

    神雕侠侣世界,小龙女紧握着杨过的手,脸色很是难看。

    看完这一幕,哪怕是冰清玉洁、心如止水、不晓世事的小龙女,也为那些和亲的女子而感觉到不舒服。

    她尚如此,何况是其他人。

    “朕做错了吗?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也正在遭受着这种待遇吗?”

    这一刻,李世民紧紧的握着拳头,脸上冷汗直冒。

    “不和亲,不议和,难道真的就不能换来和平吗?咱可不信!”

    朱元璋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他当然知道,这样做是最好的办法。

    牺牲一人,换取两国免于兵戎,乃是江山社稷之福,亦是天下百姓之福。

    只不过,若是将国之大事寄托到一女子身上,那这事也太荒谬了。

    正是因为查看过史书,知晓这些历史,他才会对和亲之事极为排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