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考古纪录片番外(一)-《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


    第(2/3)页

    随着雄浑的男声缓缓念着旁白,屏幕上的这份手写稿也慢慢滑到了底端,然后泛黄的纸页淡去,黑色的背景中浮现出一行金色小字:

    然而,历史的缺陷或许将在今天被弥补。

    标题砸下,小字破碎:

    揭秘双子陵。

    16集大型系列考古纪录片全网同步开播,3d电视端、移动端、vr端三大媒体的播放量总和瞬间突破6亿,超过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随着节目的进行,这个数据还在以可怕的速度增长着。

    首先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是一个偏瘦的年轻人,白白净净,一副大学生模样。他行走在一个十分平和的农村里,不时跟村里的老人用方言打招呼。

    随着画面的进行,旁白娓娓道来:“小寒村是安阳县下一座看似普通的小村庄,然而不普通的是,这里的村民除了种田之外,祖祖辈辈还流传着另一种手艺——盗墓。

    “与大部分盗墓贼的胡乱毁坏不同,小寒村的村民以文化人自居,每个下洞的‘探手’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学习,才能获准‘出工’。

    “从前旧社会的盗墓界流传着一句话:南封北陆,不如韩氏掌目。意思是韩氏的盗墓人眼光是最精准的,摸一摸看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年代的墓穴,价值几何。而所谓的韩氏,指的就是小寒村的村民。

    “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重新立法严禁盗墓,村民们也就渐渐抛弃了这一传统,利用机械种植发家致富。然而,还是有不少年轻人投身于国家的考古队伍中,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他们的传统。

    “韩秋明,就是一名中央国立大学考古系的研究生。2210年春节,他回家过年的时候,却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画面上的年轻人已经穿过村庄,来到了村尽头的一座仿佛祠堂的巨大建筑里。他看着摄像头,介绍道:“这里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地方,有点像那个,墓穴的里面。这是燕初墓穴通用的四角顶,前屋高八米,仿的是燕世宗的明陵。这边是探穴铲——”

    镜头跟着韩秋明来到一个放满各色工具的角落。韩秋明拿起一个奇怪的半圆形的铲子,轻轻松松就往地下插了两米深,提起来圆形的一铲子泥土。

    韩秋明在泥土上比划:“你看,这一截泛白,然后断了,就是下面有东西。土层的深度,大概是魏末燕初。”旋即他又笑了:“不过这都是假的。每年村里的老人都要把这里的土掘开,仿着年代填进去。第一个井是燕中期的,第二个井就是我们刚刚铲的,第三个井魏朝前期,第四个井模仿的汉代土层。第五个井很少动,先秦的仿起来不容易。”

    韩秋明放下探穴铲,带着镜头继续向前,来到墙边的一个矮小拱门前,拿手电筒往里面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墓’了,里面空间很大的,大墓穴套小墓穴,各个年代的样子都有,我们小时候就在里面玩。说不清什么时候造的,传说以前谁要是在墓里发财了,就得回乡仿一个差不多的墓室接在假墓上,再把以前的修缮一二。经年累月下来,建筑痕迹已经很难辨识年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