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5】-《龙骨焚箱》


    第(3/3)页

    陶恬噗嗤笑了出来,很大方地掰了一块递给他。

    江炼单手撑住身子坐起,这才伸手接过,倒也不急着吃,而是示意了一下外头:“这是……停车休息?”

    陶恬说:“已经是新营地了,你看不出来吗,那些开店的、进出的,都是山户。”

    说到这儿,不能不提一笔昆仑山的特殊之处。

    昆仑山,号称中华龙脉之祖,横跨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都很特殊,其中某些地段,长年有军队驻守。

    倘若真是游客,公路进出来去匆匆也就算了;只两三个人行动,也容易掩藏行迹;但大群人员的长时间进驻,必然会引起有关部门的监控和注意,这也是为什么景茹司之前安排搜找时,要把人员尽量打散,二十多个小队,以游客、登山或者考察的名义派往各个山头——真的两百多号人群聚同一地段,不出一顿饭功夫,就会被请走喝茶了。

    后来,山鬼在其中一个山头出了事,这一块成为重点地域,营地自然也要迁到附近、方便调控,但营地也不能张扬,景茹司考虑再三,相中了这个原本就有的公路“社区”。

    这儿有十几间板房毡房对客服务,临街的七八间是简易商店、修车铺和饭馆,半山平地上的七八间就是大通铺毡房,两排房之间的空地上有两个简易便厕,一东一西,一男一女。

    店主以东北人、四川人为主,景茹司派人和他们聊,以大价钱买了他们一个月的营业期,换言之,各个店铺都照常开,只不过开店的、光顾的、吃饭的、住店的,都换成了山户,真有游客经过,心情好就接待个一两车,心情不好就推说客满——没撒谎啊,山左山右都是客呢。

    ……

    原来如此,江炼觉得这样也挺好,很自在方便,他犹豫了一下,问她:“孟小姐的腿伤……好点了吗?”

    陶恬摇头:“我也不知道,我是听说队医在帮她瞧腿,但昨儿见到她,她不是……身手挺利索的吗?”

    江炼这才想起陶恬是跟自己同车过来的,又是下头的人,这种事,问她没用。

    他低头去咬红薯。

    陶恬看了他一眼,迟疑了会,问了句:“你和我们孟小姐……很熟吗?”

    这问题,路上她曾偷偷问过况美盈。

    况美盈是个心大如网眼的,一心记挂韦彪的情况,只嫌车子开得太慢撵不上,回她:“不熟啊,从没听江炼说过和她熟啊。”

    这话没能给陶恬什么安慰:她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江炼是叫了声“千姿”的。

    你和我们孟小姐……很熟吗?

    这个问题,可怎么答啊?

    江炼一时怔愣,拈着红薯发起呆来。

    他和孟千姿,好像就那么水到渠成的……在一起了,没征求谁的同意,也没向谁宣布,连神棍这样的,都还不知道呢。

    山户内部,孟千姿是明星一样的存在吧,一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被人议论,她没“官宣”之前,他还是别瞎嚷嚷的好吧?

    但总不能答不熟,这种昧良心的话,他可说不出来。

    他嗯了一声,说:“挺熟的。”

    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没留意到,他的唇角,已经不自觉翘弯起来。

    陶恬看了他一会儿,心里头有点空,又有点怪羡慕的,她垂下眼,抠了抠车座上的皮套,又偏转头,看边上车窗开的那道缝——西北的风沙可真大,那道缝里,积满了细细的灰。

    她喃喃说了句:“挺好的。”

    江炼没听清楚:“什么挺好的?”

    陶恬吓了一跳,旋即就笑了,她指江炼手中的红薯:“我是说,那个红薯,挺好吃的。”

    作者有话要说:                1)三江源和昆仑山青海段虽然都在青海省,但相距非常远,三江源靠近杂多,昆仑山口不冻泉一带靠近格尔木,杂多到格尔木,行车距离是1093公里,要知道上海距离北京也就1200多公里,放在东部,这都跨了好几个省了。

    2)本来,我准备30号一口气更三章的,晋江说话不算话,29号就能发了,我不得不分一章给29号,人生的高光时刻就这么没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