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真的。 这一刻,她多开心。 摩根泪水滑落:“谢谢你,Ruan,你无法想象你的话对我有多重要。” 摩根说,他这次来是因为看到了她的推特。一周前,宋冉去苏睿城,发了张街道照片,那是她和李瓒初遇的地方。摩根一直关注着她,知道她回东国,立刻联系哈维找了过来。 “Lee有私人物品留在队里,以前B拿着,我回国时他交给了我。L遗留的物品,按规矩要转交亲人。我给你发过很多次消息,但联系不上。”摩根拿出一小块军绿色的布包,“我原本不想再回东国,但他的东西必须亲自交给你。” 宋冉拆开那个小布包,里头一把口琴,一支笔,一个黑色笔记本。正是当年在维和部队军营里,她去他宿舍借梳子时在他抽屉里看到的那几样物件。 口琴有些掉漆了,笔记本的外皮也褪了些颜色。她轻轻摩挲着,心头浮起一丝安慰,说:“谢谢你把它们送过来,这些对我很重要。” …… 宋冉回到房间,坐到桌前,拧开台灯。 她心里意外的平静,轻轻翻开笔记本。李瓒俊逸的字迹出现眼前。 第一页的日期是前年的9月份,正是她和他在营地重逢,找他借梳子的那天。 只有短短两行字: “开始维和任务。 见到宋记者了,好巧。” 之后每天都是短短几行,简要记录着当天的行程和任务。时不时,有几页里掺杂着她的身影。 “排雷的时候逗了宋记者一下。” “宋记者跟她外表看着不太一样。” “宋记者做事很认真。” “宋记者喜欢脸红。” …… “宋记者有点儿可爱。” 宋冉努力回想了一下,记不太清了,不知是不是她丢他泥巴的那天。 她翻看着他平淡无奇的记录,翻到从加罗去哈颇的那天: “今天看到白色橄榄树了,和宋记者一起。 很特别。 现在在东郊军营, 感觉,不太妙,担心她的安全。。。” 后边跟了三个不太安稳的句号。 “今天又见到宋记者了,她说要送我一根红绳。她的手很细。” “她终于来酒吧了。” 他的笔记很简单,从头到尾没记下任何内心情感,最是平淡。 而926之后留了页空白,翻过一页,时间一跨,便是次年的2月份了。 “在机场遇到她了。她看上去挺好。 那就好。” 紧接着那段日子,“她”频繁出现, “下雪了,又遇到她了。她打了一把黑色的大伞。” “不知不觉走去了梁城电视台。” “在街中心遇到她了。” “跳楼案,有点儿担心。” “今天去她家烤火了。” “今天她来家里做饭了。” “今天表白了,有点紧张。” 在那之后又是很长很长的空白,时间再次跨越,下一篇笔记便是去年九月,他乘飞机来伽玛加入库克武装的那天,也是她给他发短信的那天。 笔记上只有两个字, “想死。” 之后便是漫长的库克兵记录。哪天库克兵的同伴惨死;哪天又听到多少人战死;哪天在训练;哪天制造了哪些爆炸装置;哪天炸毁了哪个据点。 一直到十二月份, “冉冉来阿勒了,发了推特。” 阿勒那段时间许是匆忙,没有多的笔记。到仓迪后又回归日常记录,偶尔掺杂她的出现: “想回家了,跟她一起。” “今天的小宋同学像个小媳妇。” 最后一次提到: “新年愿望,跟她结婚。 别的都不要,只要这一样,应该能实现。” 除夕那天早上写的,之后才出发去她家。 再翻页,没有了; 笔记本剩下大片的空白,什么都没有了。 因为在那之后他进了医院,再没回过营。 宋冉没有哭,花一个晚上的时间,缓慢而认真看完他的记录。 其实那本笔记里,绝大多数都是军队任务相关,提到她的是只言片语。但不妨碍这本笔记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她如同捧着珍宝,要上床睡觉了,还开着台灯侧卧在枕上,翻看他的笔迹,直到不知不觉模糊睡去。 八月二号上午,宋冉启程去更北的城池。 哈维少校送她最后一路,摩根也随她踏上行程。他不放心宋冉一人,坚持陪她一起。他说,如果宋冉出了意外,他无法面对李瓒,更无法原谅自己。 离开时,宋冉隔着老远看见仓迪寺的穹顶,说:“能绕路去那边吗?我想送一束花。” 宋冉买了束红玫瑰,小心抱在怀里,去了仓迪寺。 她走进寺庙,上到四楼,将红玫瑰放在眺望寺的小隔间里,站了一会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