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彼此喝了一杯酒后,李睦伸手捂住了酒樽,微笑说道:“李某不胜酒力,仅以此一杯敬两位,还望两位莫要见怪。” 乐成与韩徐都知道李睦平日里非常严格地控制自己的饮酒,闻言倒也不感觉诧异。 韩徐问道:“李将军,不知您今日造访晋阳,所为何事?” 李睦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将心中的计划全盘托出,因为他非常希望得到乐成、韩徐二人的支持:“我希望两位能遵从大义,与李某合兵一处,匡扶国家。” “……” 乐成、韩徐闻言一愣,竟有些面面相觑。 良久,阳邑侯韩徐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李将军,不知您口中的「匡扶国家」,指的是……” “蓟城!” 李睦沉声说道。 旋即,他转头看向乐成,正色说道:“我儿对乐成将军投降魏军之事心存顾虑,但李某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亦明白乐成将军当时所面临的绝境……眼下,进犯我大韩本土的魏军,正南下攻伐齐国,桓王赵宣,亦撤兵返回河东,此时的魏国,尚未击退诸国联军,又被陷于与秦国的战争,两位,这是你我匡扶国家、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啊!” “……” 阳邑侯韩徐惊愕地看着李睦,纵使他也感到惊奇,在他认为他韩国已名存实亡的时候,眼前这位雁门守,居然还未放弃希望,试图力挽狂澜…… 只是,这事可能么? 在韩徐心中惊讶之际,乐成亦倍感惊奇地打量着李睦。 『桓王赵宣撤兵才堪堪一个月,这远在雁门郡的李睦,却得知了此事,甚至于,连秦国已与魏国开战之事也清清楚楚,难道这李睦……』 乐成感到很惊奇。 要知道秦国进攻魏国这事,还是桓王赵宣告诉他的,否则他根本不知情,何以远在雁门郡的李睦,却仿佛对此事颇为了解? 想到这里,他故意试探道:“李睦将军,你如何知晓秦国对魏国开战?” 李睦看了一眼乐成,亦不隐瞒,如实说道:“去年入冬前,正是李某将我大韩当前的境况,告知了秦将公孙起……” 『这个李睦……』 乐成与韩徐对视一眼,皆为李睦的胆大包天而感到震惊。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李睦一手挑起了秦国与魏国的战争。 想到这里,乐成立刻就打消了劝说李睦投效魏国的打算,一来是他看出李睦绝不会投效魏国,二来,李睦的所作所为,必定被魏国所恶——这简直就是在找死啊! 为自己考虑,乐成觉得自己还是跟这个李睦划清界限为妙。 想到这里,他笑着说道:“李睦将军,大韩与魏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您又何必……” “那只是韩异伪君的矫诏!” 李睦义正言辞地说道:“韩异此人,乃是魏人扶持的傀儡,仗魏人之势窃取了王权,名不正、言不顺,如此岂能令人信服?”说到这里,他用饱含期待的目光看着乐成与韩徐,诚恳说道:“李某恳请两位遵从大义,协助李某!” “这……” 与韩徐对视一眼,乐成隐晦地推脱道:“我晋阳眼下不过万余兵力,韩徐大人手底下,亦不过数千兵马,纵使我二人与李将军合兵一处,怕是也不足以影响大局……” “此事李某已有考量。……眼下魏国暂时无力顾忌我大韩,我等只需聚集雁门、太原、代郡三地之兵,直取蓟城!”李睦正色说道。 然而他这番话,非但无法说服早已打定主意投靠魏国的乐成,甚至连阳邑侯韩徐都说服不了。 韩徐忍不住劝道:“李将军,纵使夺回了蓟城,亦无法改变当今的大局啊。……除非秦国或诸国联军击败魏国,使魏国遭受重创,否则,似李将军这般举动,怕是只会惹来魏国的怒火。到时候魏人恶你,蓟城以及国人,怕是也……” 在旁,乐成心中暗自冷笑。 阳邑侯韩徐的说法非常婉转,但倘若直白点说,李睦的这个决定,说实话相当讨人嫌。 至少在乐成看来,李睦的这个决定,注定不会有太多的人去拥护。 原因很简单,因为韩国各阶层势力,都不会拥护。 从韩国民众的角度来说,「与魏国停战」是韩人这些年来最渴望的事,倘若能与魏国缔结盟约,借助魏国的力量恢复他韩国的经济,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 尽管乐成、韩徐这边尚未收到相关的消息,但是在上谷郡、邯郸郡、巨鹿郡那边,由于新君韩异下诏‘促进’了韩国与魏国的结盟,以至于这位名不正言不顺的君主,此时已被韩人称呼为明君——虽然韩异在这件事上,其实并就没有处过哪怕一份力量。 再从韩国国内贵族势力,以及蓟城的韩国官员的角度来说,他们亦默认了与现如今的这个结果,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贵族、世家,早已经改换门庭、或者正准备改换门庭投靠魏国,结果李睦这会儿跳出来说要匡扶国家,有几人会去理睬? 李睦,走上了一条与现如今韩国各阶级利益相悖的道路,上至傀儡君主韩异,下至韩国的民众,都不会乐意看到这位名将再次挑起韩国与魏国的战火。 李睦所谓的匡扶国家,在乐成看来纯粹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在魏国称霸中原甚至吞并天下已成为既定大势的情况下,你李睦单凭一己之力想要扭转大局? 倘若你是韩氏王族,那还则罢了,问题你只是一介臣子而已,根本不具备「号召众人遵从大义」的资格。 “恕乐某不能奉陪。” 乐成冷着脸淡淡说道。 原本想要说服李睦投效魏国好使彼此相互依靠的想法,早已被乐成抛之脑后。 此时的他,迫切想要跟李睦划清界限,免得日后被其牵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