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敌在萧墙内(中)-《战国野心家》


    第(3/3)页

    若按最开始墨家的计划,其实到了这一步,守不守都已经无所谓了。

    守下来,要和楚王以及郑国的贵族君臣做斗争。

    不守,要和魏韩做斗争。

    对于民众而言,区别当真不大。

    此时此刻有此时此刻的情况,和后来的战国末期动辄斩首十数万以杀人以削弱各国战争潜力的情况截然不同。

    战国末期,各国基本都已经实行了变法,大量的自耕农或者是授田农夫成为各国主要的军事力量。

    列国纷争,只剩下几个大国,斩首削弱主要敌对国的力量既是因为后勤难以支撑的无奈,也是为了彻底让敌对国失去战争潜力。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各国都已经有了各国的一点国族意识,这固然是长久战争导致的民族主义觉醒,也是因为变法之后各国的主要人口从封田农夫变为了自耕农和授田农夫。

    而现在,人口尚且不多,各国尚未变法,各种劳作总需要人来干。

    韩国不可能把郑国人屠戮干净,既无必要,且大为有害,而且还有当年的菏泽盟约以及墨家强大的武力在维系这个与之前时代截然不同的盟约。

    既是这样,在墨者看来,和楚人郑君臣斗争;与和魏韩斗争,其实并无本质的区别。

    在天下人的概念囊括诸夏各国的前提下,其实墨家内部也就只剩下了“庶民”和“贵族”之争。

    在此前提下,参与讨论的墨者近乎一致地认为:“守不住,便不守了。”

    徐弱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他也作答道:“我也正有此意。咱们守城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民众们在这段期间知道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很多,并且已经很倾向于我们了。”

    “这件事该怎么了结?还需要商量一下。”

    …………

    一刻钟后,参与讨论的墨者纷纷回来,仍旧是一脸淡然,看样子显然是得出了结论。

    这种淡然让那些贵族欣喜不已,认为这就是“守得住、尚且还有办法守”的表现。

    然而凑过去后,却听到墨者用那种极为淡然的声音说道:“守不了、没救了,放弃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