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青牛出世-《绝品大相师》


    第(1/3)页

    李吏吐出鲜血,他知道,这是反噬。

    在李吏吐出鲜血的时候,白展也是一步迎了过来,想看看李吏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是白展来到跟前却被李吏一把拦住。

    “没什么大事,不用担心。”

    闻言,白展这才放下心来,原本他以为李吏会以此怪罪自己,认为是自己弄出来的问题,所以才前来看看,但是李吏的一句话却打消了白展所有的顾虑。

    “看来这李吏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自己多虑了。”

    白展想到。

    当下,白展也不小家子模样,索性就任由李吏去了,他也看出,李吏只不过是受了一点反噬,没有什么大问题。

    “老子被关在这里?”

    李吏提出自己的疑惑,虽然这个问题并不是怎么合理,但是李吏也只能够这么问了,因为除了这个,李吏实在想不出还会有其他别的什么。

    “可以这么说,也可以不这么说。

    听李吏问完,白展脸色有些犹豫,但是还是说了出来。

    闻言,李吏怀疑的看了一眼白展,你要说就说,要不说就不说,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告诉我还是没告诉我?

    李吏皱了皱眉头。

    白展见李吏面露不块之色,自然知道李吏想什么,当下脸色有些苦涩。

    “李公子,其实我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不是老子,按照典籍上的记载,里面是老子本人,但是我研究典籍这么多年,却是认为里面的不应该是老子本人,应该是老子的一道身外化身,所以我刚才才会那么告诉你。”

    闻言,李吏眼中露出思索之色,突然想起了画面最后的一幕。

    “你们典籍中有关于老子化胡经的记载么?”

    白展脸上露出思索之色,片刻之后,笑了笑。

    “李公子可愿意听个故事?”

    “说。”

    “华夏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呈现三足鼎立之势,道教和佛教作为华夏历史上两个最优质的宗教,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儒家却是修炼没落了,如今儒家的传人所剩无几,而儒家与释家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和谐相处的。”

    “全真祖师王重阳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知道李公子有没有听过。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白展朝李吏问道。

    李吏点了点头,这句话他当然听过,在李吏第一次听过这句话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他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病句,儒释道三家怎么可能是一家呢?

    这在道理上讲不通啊。

    见李吏点头,白展脸上一丝赞许之色闪过。然后继续说道。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儒家跟释家这两者的信仰群众实在太庞大了,圈子一大,什么鸟都有。所以这两家在宣扬自己的经典的时候,不免会产生一些冲突。其中有些冲突旷日持久,吸引了无数高人参与,成为一场横跨道、释两大圈子的千年大战,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我记得有一本书叫做史记来着,这本书里面就记载老子西出函谷关,应关守邀请留下五千言道德经,然后欣然出关,留给了世人无尽猜想。这是道家的传播之使,是释家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土后,虽然是从波斯也就是现在的印度传播而来的,但是释家一直积极融入华夏文化,其中不免有攀附中土典故与释典之举。而中土人士对佛教理论也不是很熟悉,久而久之,传了一则奇怪的流言:“老子出函谷关后,化身为胡佛,去了印度,又开一教。”

    顿了顿,白展继续说道。

    当然这句话是属于无稽之谈,比如汉桓帝时,襄楷上书提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到了三国时期,魏略又称:“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这则流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始作俑者是和尚还是道士?这些已不可考。但至少可证明这个说法颇为流行,已成俗论。

    “到了晋惠帝时,出了一位天师道祭酒王浮,他与和尚帛远辩论,却总是赢不了。王浮面子挂不住,遂脑洞大开,根据这些传言编了一本同人文,叫做老子化胡经。这部经文是这么写的:

    是时太上老君寄胎为人……尔时老君须皓白。登即能行。步生莲花。乃至于九。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

    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国入乎白净夫人口中托荫而生。号为悉达。舍太子位。入山修道。成无上道。号为佛陀。襄王之时。其岁乙酉。我还中国。教化天人。”

    “事情就是这样,虽然是传说,但是大抵上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白展这样说道,说完,白展不再说话,李吏也陷入了沉思。

    听白展说完,李吏嘴角撇了撇,看看,老子转世成人的异象,完全是释迦降生的那一套。更狠的是,释迦牟尼居然只是区区函谷关的守官尹喜转世,比老子低了不止一个等级。

    李吏心里诽腹道。

    按照这个说法,整个佛教的根源就是中原道教,现在不过是从天竺回传中土罢了。李吏曾经看过一部典籍,叫做老子西升经。这部典籍作品,可以视为老子化胡经的一个版本。它的成书时间不详,但肯定在汉晋之间。这部经文以尹喜的口气记述老子教诲,开头即开宗明义:“老君西升,开道竺乾;号古先生,善入无为。”

    但是其中心思想跟化胡经差不多。

    佛家教主,反成了他教低级化身。这两本典籍实在太狠了。道家很高兴,但释家却是忍无可忍了,就是是婶婶可忍,叔叔也不可忍!

    所以历代高僧一听“老子化胡”四个字,就肝火上升,一波接一波地犯嗔戒。

    道家的和尚们崇尚和平,满嘴教义,所以他们的反击方式也很文艺。和尚们说,你们写经书?好啊!我们也写!看谁的影响力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