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朝廷的诏令-《我们不是逃兵》
第(2/3)页
“此次朝廷召集各州军士北上御敌,孩儿想去!”冯思冀嘴上一急,直接说出了原因。
“糊涂,愚蠢,这北伐之事百余年来可曾有过好下场?你为何要去趟这趟浑水!你怎么不想想,这些年来你立得功还少?哪次乱起我们不曾出人出力,哪次不曾流血丧命,怎生不见被人看重,许了军职!偏生这次就能被将军看重,还是军职的大官!这哪里是支持,这根本就是让你去死!你怎么就这么糊涂,这么能受了军职,你怎么不想想你身后还有一大群族人要靠着你活下去!还是说你忍了十数年,今日终于忍不住羡慕起那些高头大的官人来了”李氏见自己的儿子居然这么利令智昏,登时就骂了起来。
“阿母,孩儿军职在身不是更容易让族人活的更好吗?举孝廉已无出路,从军是最后一条路了,现在孩儿当上军候对我们整个家族也有好处。”
冯思冀见李氏发火,只能低着头任由李氏打骂,不过却也小小的辩解了一下自己应下军职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族人能够活的更好一些。这么些年冯思冀也算是看明白了,不管承认不承认,没有官职在身,自己就什么也不是,这次既然能有机会一步登天,不抓紧机会下次就没有了。至于李氏的误解,那就让她误解好了。
“你还敢顶嘴!当初你在你阿父灵前是怎么说的?好处,当年你啊父也像你这般想法,可是最后呢?拼了一辈子,不过落得一个身死他乡的下场,到死不过是一个百长,除了一次又一次的带着族人前去送死,族人可曾因此而过的好一些!你自己说说,你是如何答应我的?跟你说了,不要参与任何的斗争,更不要做什么大官,你现在又是怎么做的?”李氏越说越是火起,先把手里的杯子扔了过来,然后拿起按上的东西就往冯思冀身上砸了过来,跪在下方的冯思冀被李氏弄得满头是谁,可是见李氏发火也没敢躲避,直接被扔过来陶壶砸了个鼻青脸肿。
“阿母,非是孩儿忘记,只是这次不同往日。孩儿已经入了局,不得不如此了。”被李氏砸的满头包的冯思冀见李氏真的被气急了,怕她被气出病来的冯思冀急忙上前给李氏捋直了气来。再一次把李氏给安慰好,招呼李氏坐下,冯思冀也老老实实的跪做在了李氏的面前。
“如此,我倒要看看你这个不孝子能够说出个什么缘由来,看看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乡村老妇!”李氏在冯思冀的额一番劝慰之下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心里的气却怎么也消不下去,不过到底是自家的儿子,冷静下来的她也想听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阿母息怒,其实孩儿此次也是逼不得已。好叫阿母得知,此次林邑暴起,日南、九德防范不及被土人所占,当时交州大军正在别处征战,我等青壮在九真城下与林邑一番大战,虽侥幸得胜,却也损失惨重。单我冯刘两家,出征之时数十人最后却只剩四人得归。”冯思冀说到这里,想起那些死在九真的族人,心里边也是难过,脸上表情郁郁。
“惨胜之后,孩儿本以为会固守以待援军,谁知道北边前来的贵人却要立即追击,无奈之下我等只能进军。谁知在进军途中,那贵人一意孤行,使得我等受了埋伏,损失惨重。途中孩儿与君儿走散,本以为君儿此次凶多吉少,谁知君儿第三天却从城外带回一名女子。后来孩儿才知道这名女子真是北边而来贵人,虽然孩儿已经严令不许君儿外传,可是最后那贵人却仍旧不肯放过我等。孩儿先是被委任了一个屯长之职,接着就被派上战场做了锐士。孩儿本想不受,可是为了君儿,孩儿无法选择。那贵人如此做来,虽然没有直接要了我等性命,却是想着借刀杀人。孩儿虽然猜出了原因,可是也只能拼命保命。谁知等孩儿上任之后,却发现手下的屯,正皆是当年北来之人。”
冯思冀看着李氏,心里也是苦涩不已。这件事情说起来是无妄之灾,可是自己不接受,难道让自己的儿子接受吗?他们就是为了报复,自己已经活了四十多年了,可是自己的儿子还年轻啊。最重要的是,他也没想到会遇上那群弃子。
“冤孽,冤孽啊,当年你阿父就是不愿对这些人下黑手,所以最后只能含恨而终,现在又轮到你了。难道这就是我们冯家的命吗?”想起当年就算重伤在床也绝不后悔的丈夫,又看看现在跟他父亲一模一样的儿子,李氏心里头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种事情。当年就是这群人要了自己丈夫的性命,难道现在他们还想要了自己儿子的性命吗?
“既然你们得罪了贵人,最后又是如何得脱?”愤恨过后的李氏很快就回过神来,按理说自己的儿子孙儿既然得罪了人,不死就算好了,如何能像想在这样不仅没事,还升官了。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孩儿也不知为何会安然无恙,不过孩儿认为此事或许和护蛮将军有关。当日我们进攻受阻,不得不撤退。被人抓了把柄想要致我们于死地。若不是护蛮将军护着,我们这些人已经人头落地了。特别是君儿,若非将军救命,恐怕我们冯家也要绝后了。更别说现在还能带回这么多女子。”
说起自家的儿子,冯思冀也是无可奈何,自己的儿子聪明倒是聪明,可就是太幼稚了。也不想想若不是有人护着,仅仅凭借他一个小孩子哪有资格带走这么多的妇孺。真以为自己是做好事,这根本就是在找死好吗?
“护蛮将军?杜刺史一家护卫交州数十年,若是杜家救了你们倒是有可能。”李氏听完冯思冀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交州到底是杜家的地盘,眼睁睁的看着外人杀治下的子民这种事情,他们多少还是有顾忌的。说到底他们的根在交州,他们多少还是要脸的。想起自家那聪慧的孙儿,李氏心里对杜家的印象又好了一些。
“那你这次大张旗鼓的回来到处招揽人到底是为何事?不要告诉我你不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带更多的人去死!族里边的已经再也没有多余的青壮再上战场了。君儿告诉我,这一次你们破了林邑的都城,杀了那么多的叛逆,少数也有数年的安宁,难道你还觉得我们庄里死的人不够多吗?”
晋人最重英雄,晋人最重军功,只要上面的将军真的能给他们一个机会,在这个从军是底层人士唯一的上升途径的时候,根本不用担心没有人愿意用命来换一个前程。可是李氏知道,这种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一将功成万骨枯,成为人上人的机会永远只有那么几个。如果真的有万分之一的机会,用命去拼也没什么,在这个时代人命本来就不值钱,可是这一次完完全全就是送死,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回来害自己人。
“阿母,我们这次回来确实是想招人的,护蛮将军许了我一个军候的职位,可是这一次交州青壮损失惨重,再加上还得往日南九德迁徙人口,将军希望我们能回来合浦多带点人回去,所以特地派了数十人跟着我和念齐回来。北上援军,也只有知根知底的乡党才最可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