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畜牲的特点是愚痴。饿鬼痛苦虽比畜牲为重,但它们却能明白佛法。畜牲中虽也有某几种略有较高智力,但普遍来说它们愚痴及无太精密的思考能力。所以,它们几乎不可能作任何善业。 此外。畜牲还要承受野外或其它居处的寒热、长期不够食物及在大自然中互相噉杀等等。不单大的畜牲会捕吃小的生物,有些小的动物也会穿透大型生物的身躯。钻入它们体内,令其受苦不堪。在大自然中的生物。要逃避其它生物的威胁,连少许的安全感也不易得到,长期活在恐慌之中。被人类畜养的动物,则被穿鼻、烙印、鞭打及劳役,同时也会被宰杀为食。 对于小角马来说,最危险的敌人是鬣狗。鬣狗永远不会被落下,它们尾随着角马群迁徙,常常袭击其他的动物,而它们自己,也难免被更强壮的大型食肉动物吃掉,现在它们也悄悄地混进了这场原始的欢聚舞会,寻找机会发动偷袭。 每到迁徙季节,在通过狮子领地的时候,角马群都会给狮子留下丰厚的礼物。混乱,一片混乱,混乱常常会给角马群造成很大的损失,小角马也最容易在这个时候同它们的妈妈走散。如此庞大沉重的动物,跑起来的时候,连大地都会跟着震动,地上的草也被踩得一片狼藉。这里有一大群统治者,它们在动物界中称王称霸。在塞伦盖提地区,有五百头左右的狮子,其中很多住在这附近。这次这头小角马很走运。因为母狮子选择了一顿更为丰盛的美餐,大的角马。 豹群往往要等到黎明时分,才外出猎食。在成年母豹的进攻之下,食草动物是很难幸免于难的。像欧梁鸟和牛鹭这样的鸟类,是靠吃在角马身上寄居的小虫子为生的,其他的鸟类,比如像非洲大西鸟,会躲开大规模迁徙的角马群。角马群在草木丛生,道路狭窄的地方,减慢了行进的速度,它们会停下来喝水,到觉得解渴了为止。 在角马饮水的这个池塘中,长满了水甘蓝,池塘的主人,就隐藏在水甘蓝的下面。直到这会儿,它们才把脸露出了水面。这是河马,这群河马是池塘的占有者。它们整天泡在水里,这样可以避免它们敏感的皮肤,在酷热的阳光下被晒化。只有到了夜间,它们才上岸去找食吃。在它们中间。常常会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发生残酷的争斗,但是对于迁徙的角马群来说,河马并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一个野生动物共有的家——格鲁麦提河,终年不断地流过,它经历过角马群一次又一次地迁徙。但是就在这个乐园中,也生存着角马可怕的天敌。巨大的鳄鱼把这条河据为己有,长年在这里安居。而对于角马群来说,它们不仅要在这里饮水。更重要的是,必须趟过河到对岸去。角马要经过的格鲁麦提河的这一段,生活着数百条尼罗河鳄鱼,其中有些非常巨大,有6米之长。角马群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已经有5天没有喝过水了。它们必须喝水。否则就会被渴死的。个子小的鳄鱼,常常会选择年幼的角马下手,就算这样,角马群仍然冒着危险,到河边饮水。但成年的角马已经发现了一双不怀好意的眼睛。那儿有一个更为凶恶的敌人。这只巨大的爬行动物,竭尽全力,把它的猎物拖到深水中。 如果多对畜牲之苦作观察。便易于在心中发展出对众生的慈心及悲心。有些佛经中教导不要吃畜牲的血肉,有些经则开许可以吃三净肉,这其间似有矛盾但却并非真有矛盾,这只是佛陀对不同根器的人所作之不同开示。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易于培养出悲心。有些佛教徒,自以为食素便是断绝了任何形式的杀生,其实不然。在种田的时候,农夫即使不使用杀虫药,也免不了在翻土时害及无数的小虫。 所以。即使是食素的人,也并非就完全断绝了间接的杀生。人类日常生活中之衣、食、住、行。都依靠别的生命来成就,所以人类欠有情众生实在太多了。作为佛教徒。应常常念及畜牲及其它有情,对众生生起真正的慈悲,这才是佛法的精神。否则单单食素,对众生的帮助不大,所以其意义亦不大。 成蓓听完文殊的阐述,回望一路而来的所见的杀戮,轻叹一句: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无上玄妙的感觉激荡全省四肢百骸。 “既为生物就必定活于生命的牵绊之中,弱肉强食,胜利者,亦会变成下一个胜利者的粮食,凡夫自他转,随业流转,不得自在!”成蓓碎碎念。 文殊细长眼仁悠远深长的打量着成蓓。 虽然无法思量畜牲道众生的数目,但佛经中有云,如果把人类数目比作指甲上的灰尘,畜牲的总数则好比大地土;如果把畜牲总数比作指甲上之尘,则饿鬼数量多如大地土;如果把饿鬼众多的数量比作指上尘,地狱中的众生又好比大地土。所以,由此可知要生为三善道中的生命,是极为稀有的。一旦堕入三恶道之中,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再度为人。 平时提及畜牲,便马上会联想到牛、马等人间陆上可见的生物。其实陆上可见之畜牲数目,远不及水中的生物为多。在海底、日月光不可及之黑暗深处,才是畜牲道有情密集地聚居的地方。畜牲道的众生,并不止于现在所知道的品种,还包括了许多许多目前未见过的种类。 不觉间,成蓓已经跟随文殊来到了长长的海岸线岸边,眼前波涛汹涌的大海延生至地平线的尽头,在海天一色的空间中,沉默不语,静若处子。 跟随着文殊愈发接近海天一色的尽头,一座连绵数里的跨海大桥匍匐在前,安静的任由二人攀登而上。 跨海大桥细不可查的开始涌动,成蓓向下望去,发现所谓的大桥,不过是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背上铺架的虚幻而已。 海龟急速向着海平面的尽头行游。 夹杂着咸味的海风吹乱了文殊的头发,却没有在风中凌乱,整个身形的影像升腾出无言大道的虚空宁谧。 饿鬼道 如果以痛苦的角度来说,饿鬼所受的苦比畜牲道众生为大。以愚痴的角度来说,则畜牲远比饿鬼的智力为低下。饿鬼道的众生,智力足以了解佛法,不似畜牲般愚痴。 前述之地狱及地狱道众生,除了佛陀等圣众可以见到外。凡夫若非身堕其道中便不会看到。但饿鬼道的有情众生,则偶尔也会在人间世界走动,凡夫的眼睛也可能见到它们。 它们并不像地狱道众生般聚居。而是分散各地而住的。 有时候,或会听到人说在田野中遇到口喷火光的鬼物。这些便是偶尔在人间走动觅食的饿鬼。 饿鬼道的众生是胎生的,而且每胎便会生下几百个小鬼婴。 佛教僧人有一条戒,要在每次吃饭时留下一口食物,诵咒及作手印加持,再把它布施给饿鬼。 这传统是有历史典故的:在佛陀住世时,有一个饿鬼母神通很大。牠为了养活几百个子女,便在人间为患,专杀害人间的婴孩。佛陀把牠的鬼子女全部以神通带走了。藏在佛的食砵中。饿鬼母发现孩子不见了,便以神通上天下地的找,都无法找到自己孩子的踪影,最后只好来向佛陀求救。 佛陀向牠说:你的孩子都被我以神通藏了在砵中!现在你也感到了天下母亲对孩子的关切。你天天杀害人间的婴孩,难道你不知道受害小孩的母亲之痛苦吗?如果你发誓永不再杀害人间的婴孩,我便把你的小孩放出来! 鬼子母答:我是以杀害婴孩为食的。如果我不杀害他们,我的孩子吃甚么活命呢? 佛陀答:好!只要你发誓永不加害婴孩,我的僧众便从此每天施食予你们!自此,佛陀的僧团便有了每次用餐时施食予饿鬼的传统。由此典故可知,饿鬼道中的众生不单自己难得饮食。而且每胎便有几百个小孩出生,令生活更见困难痛苦。 饿鬼虽然有不同种类,但它们大多却都承受着同样的冷、热、饥、渴、疲累不堪及被同类中较有威力者欺压等苦楚。 在饿鬼道中。其中一些饿鬼颇有福德,累积不少财富,而且有神通力量可以帮助他人。也有一些有财有势的鬼王,喜欢欺压别的同类,甚至加害人类(如前述之鬼子母一般),就如人间的地方恶霸一般。 其它普通的饿鬼,除了受**所逼外,还要被这些同类中凶恶的鬼王欺侮,所以生活十分痛苦。 “听起来这根本就是在说人间!”成蓓见心明性。“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道。人。万物之盗!” 文殊依旧没有和成蓓展开思辨,挥手致意成蓓下了海龟。成蓓这才看见,就在一念间,海龟跨越了碧海蓝天,靠在了一处巨大的岛屿边缘。 这岛屿匍匐在墨绿色海岸线边缘,显得孤立,萧瑟和未知。 成蓓默然的由远及近的勾勒着岛屿的形状,觉得用人类的胃部器官来形容它的形状再贴切不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