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外除了投钱之外,还有一个问题。 曹书杰根本没有时间参与这边的管理,日常管理还是要落在许代华和曹书旭二人身上,或者他们招聘一名职业经理人管理,可那个成本又会上升很多,而且目前的情况也不允许。 他也把自己不参与管理的想法说出来。 也就是典型的只投钱不管生产运营。 许代华投资一半的资金,再加上他本身参与管理,这个数字很微妙。 三个人心里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曹书旭思考了足足有十几分钟,说道:“这边我只能投150万。” “那我补上剩下的350万,不参与管理,给我30%的股份就行。”曹书杰很痛快。 按照投资占比,他能拿到35%的股份。 但是在这种企业里,管理也占了很大的一块比重。 许代华没想到曹书杰会这么痛快,做事干脆利落,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 他原本在股份占比上还有很多话想说,但在曹书杰主动说出这番话之后,许代华忽然意识到他在斤斤计较,就显得小家子气。 最终许代华以500万的资金加管理入股,占52%的股份。 曹书旭以后的重点会放在豫南的这个工厂,他以150万资金加管理入股占18%的股份。 曹书杰以350万资金入股,占30%的股份。 他们提前立好合作协议,这个资金会在新工厂正式成立,并开通公户以后转过钱来。 当天,许代华又请曹书杰,曹书旭他们一块吃饭庆祝,曹书林在旁边听着有点懵。 他心里还在想这么快就决定投资了? 而且还是总投资额一千万。 但曹书林不知道,在曹书杰眼里,这个投资恰到好处,符合他来之前的预期。 根据曹书旭和许代华他们的计划,这个新工厂计划年产2000万根数据线,其中普通的USB数据线1500万根,其他类型数据线计划500万根。 走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的路子。 对于剩下扫尾的工作,许代华和曹书旭他们是专业的,曹书杰参与多了也没用。 后边还会找第三方公证人员做一个合资入股的公证。 由曹书旭主要负责新公司的注册和日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采购、原材料的采购、人员招聘、公司框架搭建等。 忙完以后,曹书杰,曹书林和宋宝明他们又从豫南开车返回了青石镇。 直到2月底,曹书旭打来电话,新公司已经注册完并开始采购设备,根据各岗位定编招聘员工。 曹书杰又跑了一趟豫南,许代华二人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并把350万元资金转入新公司的账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