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看还是丽丽自己争气,要不是她中考发挥失常,去一中上学的话,这一次高考说不定还能考得更好。”曹书杰是这样说的。 在曹书杰看来,他们县里的二中,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师资力量,相比较县里的一中和实验高中,还是要差很多事儿的。 而曹淑丽能够在二中那样的环境还能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并考上东山理工大学,这无疑说明曹书丽本身的能力是很优秀的。 但曹建龙很清醒,他并没有因为闺女这次高考成绩考得好就觉得闺女很厉害,他说:“丽丽就算去一中也就这个水平了,在往上考那得看个人天赋,光努力还不够。” “龙叔,你太小瞧我丽丽妹妹了,等过几年再让她考个研究生,到时候从学校里一出来,这起点就更高了,能比别人少奋斗至少5年。”曹书杰笑着说道。 他一说这件事儿,曹建龙却想起一件事儿来:“书杰,我记着听你说过,你妹妹也要考研吧?” “嗯,对,这不是还没出来结果吗?”曹书杰说道。 曹建龙笑着说道:“那要是芳芳考上了,她就是今年第1个吃咱村委政策的研究生呢!” 要不是曹建龙提起这一茬,曹书杰压根儿没想起这一块。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他们当初商量这个政策的时候,可真没往自己身上想。 但是这个政策出来后,第1次执行好处都落他们身上了。 曹书杰还开玩笑:“龙书,这事儿巧的,你说会不会有乡亲们说咱们是故意的。” “瞎说,你还在乎那5000块钱吗?”曹建龙一语道破根本。 曹书杰哈哈一笑,别说5000块钱,就是5万块钱的奖励,他也不在乎。 随后的时间里,二人也不再提这一茬。 曹书杰给他老婆说:“老婆,你去炒几个菜,让龙叔和丽丽妹妹今天中午在咱们家吃饭,先提前给他们庆祝一下。” “那可不行,今天真不合适。” 曹建龙给曹书杰说:“我今天得回家和你婶子给她单独庆祝一下。” 这么说也能理解,曹书杰也没勉强他们父女俩。 等曹淑丽打完电话回来,他们又说了会儿话,曹建龙就带着他闺女匆匆的回家了。 …… 其后的几天时间,另外4名高考学生的结果也都出来了。 高飞考了532分,他选择的宜陵大学,也稳妥妥的考上了。 相比较安邑的东山理工大学,宜陵大学要差点事儿,但是也比另外三名高考学子结果好。 另外三个人考得最好的是曹书胜,考了400多分,与本科无缘,最后选择了一个专科比较强的泉城建筑学院。 至于曹欣茹和曹雨清他们两个人则是报考的宜陵市当地的专科学院,没有任何疑问,他们也都考上了。 这个结果出来后,曹家庄村两委的5个人先开会讨论通过了给曹淑丽和高飞他们两个人的奖励申请,按照当时的政策考上本科,每个人2000块钱的现金奖励,接着就是准备全村开会通报喜讯。 曹书杰当初许下的三项惠民政策,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这三项惠民政策真的要贯彻实施下去。 并且曹书杰还请了前会计曹正银帮忙用大红纸毛笔字书写了一张喜报。 喜报的内容就是他们5个人考上大学的事儿。 包括曹欣茹,曹书胜和曹雨清他们三个人考上大专院校的事儿也都书写在里边儿了。 第(2/3)页